发布时间:2020年2月26日
写这篇稿件时已是凌晨4点,早春的风冷冷地透过半开的窗隙吹打着我的后背,但此刻我的心却是温暖的,因为我的领导、我的同事——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家人们和我一道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整整20多个日夜,实验室紧张而有序,安静之余却让人感受到这里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却充满艰辛的战争。而我们检验人,也是这场战役的一员,是帮助临床医生找出新冠病毒这个幕后真凶的战士。
“疫情就是命令,检验就是责任”,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准,而实验室其他检测项目也是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这场战役的“哨兵”,我们检验工作者责无旁贷,面对一份份标本,面临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我们无所畏惧、争分夺秒地完成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只为当初的誓言和肩负的职责。2020年庚子鼠年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有太多平凡检验人为它坚守护航,为它逆流而上。
1月18日
------------------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迅速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措施之后,检验科科主任蒋黎迅速召开科干会,实施全科人员培训和传达防控精神,在第一时间紧急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小组”。
1月19日
------------------
科室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建立了隔离实验室,组织人员全面进行生物安全防护培训,全力保证检测工作。
1月20日
------------------
分子实验室以最快速度完成方法学评价、信息系统开通、人员培训和项目的预实验,随即全面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酸检测工作,24小时不间断为临床发出可靠的病原学检测报告。为了及时给临床提供分诊和诊断的依据,科主任蒋黎和核酸检测小组的同事们一道穿上厚重的“战袍”,戴上N95口罩和护目镜,一连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提取核酸;分子专业组组长杨永长老师一直奋斗在检测一线,和身体的疲惫相比,更让他有压力的是如何更加快速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精准结果,避免漏诊;刘祥琴老师十多天无休连续奋战,坚守岗位,顾不上家里生病的双胞胎儿子。分子室所有人员不畏困难,一波又一波不分昼夜走进核酸提取第一线,脱下防护服和护目镜,他们的后背早已湿透,眼眶周围勒出了深深的印痕,他们的眼神中却满是坚定。
1月21日
------------------
为配合医院诊疗流程修改,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微生物和急诊专业组同志加班安装仪器、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协调信息系统的开通、开展人员培训,仅用5个小时,便在急救中心检验科顺利启动了新冠病毒肺炎辅助项目的检测。
1月25日
------------------
为了降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患病风险、加强人员防护安全,在院领导班子和科主任的共同推动下,四川省人民医院首个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开始动工,并于于2月4日下午通过验收后投入使用,有效地保护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污染,进一步提高了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
1月28日
------------------
四川省疾控专家在现场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检查,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并授权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实验室。
1月31日
------------------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作为四川省临检中心所在地,给全省50家基层医院的约2000名临床医技人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样及个人防护实际操作进行远程实时指导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月1日
------------------
仅用三天时间建成的检验科“小汤山”——新冠应急实验室正式运行。此前,在检验科医学实验中心党支部倡议下,从近百名主动请缨的职工中筛选出5名同志(其中4名党员)组成应急小队,24小时不间断处理发热门诊和应急病房病人的所有样本。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和痰标本的灭活、三大常规、生化、免疫、输血全套、血气分析、凝血全套和流式细胞免疫分析等数十项检测。因为工作中要接触大量疑似病人样本,虽然穿上了厚厚的防护装备,但是按照医院要求他们不能回家,只能隔离居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他们用自己年轻的肩膀扛起了重担,无愧于检验人的光荣称号。
2月4日
------------------
检验科第一批援鄂检验人员出发了,集结号一吹响,他们便带上武汉急需的检验装备物资奔赴前线,希望能为前方奋战的医务人员分担重担。杨佳老师的爱人已临近生产,本来应该留在妻子身边共同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但因为疫情紧急,作为四川国家紧急医疗队队员的他“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赶赴武汉前线。
2020年的冬春之交是寒冷严峻的,但有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有了全体医护的浴血奋战,有了全体检验人筑起的这道心连心的防守长城,我们不会害怕,不会退缩,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对抗新冠病毒的战役。加油,最美检验人!
作者: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龙娟